前一阵各种资金盘跑路,
割了玩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韭菜,
近期又是支付宝企业号买卖大火,
动辄几十万,逾百万的诱人天价,
高价格差的背后,必定有妖。
“割韭菜”这个词,最早出现在股市;
而今现在在互联网上谈及“割韭菜”,
更多的是知识付费行业。
年关将至,镰刀打磨的更锋利了。
请捂紧自己的钱包。
尤其是互联网项目,
各式套路层出不穷。
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;
韭菜割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输入决定输出,输出倒逼输入。
“割韭菜”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中性词,
不过在很多愣头青的眼里,却是妥妥的贬义词,
少走弯路,为有价值的知识付费。
但定要擦亮明眸,
少付出智商税。
生而为人,人皆韭菜;
少交为赢,过个肥年;
在此黄礼健盘点几个“智商税”很明显的几大特征 ,
基本上符合下述情况的,90%以上为“智商税”。
再次说明,个人认知有限:
不针对于任何人,任何项目。
一.简单挂机、蓝海暴利、无脑躺赚等关键词
屌丝都想逆袭,
想做一头躺在风口上飞起来的猪。
猪脑子一热,赌一赌,
妄想单车变摩托,
结果基本上都被当成绿油油的韭菜割一割。
普通人想轻松、暴利、躺赚,
唯有下海从娼。
如果市场上真存在一夜暴富的项目,
那么入场的门槛也会非常高,
至少非你我普通人能承受的价格。
况且这么吊炸天的项目,搁我身上,
早就悄声闷大财了。
二.保证收益,日入XX元,年入XX万元
很明显的:
保证几天后日入几百上千元,
年入几十万,甚至百万。
所有保证收入的项目,都是在耍流氓,
要么就在夸大其词,
吸引更多人交学费。
话不能说太满,
也有小项目,付出时间,薅薅羊毛,
保证赚个零花钱。
尤其是包装年入百万,千万,
开豪车,住别墅,
还在收你这几百,几千学费,
感觉可笑吗?
还是常说的那句话:
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
再者,可以重复复制实现盈利的项目,
雇一堆大学生,一套循环下来,
赚个价格差,真躺赚,岂不美哉?
三. 偏门、野路子、灰色项目等
一些灰色项目,不是说不存在;
但是还是跟多大数行业一致,最终能不能吃上肉,
还是靠人干出来的。
只是说利润会相对大一点,
有些项目太灰,人在国外。
反正我是不玩。
四. 抖音等短视频教程,基本上已经沦为培训界割韭菜的盛地
当然,每个行业都有玩的转的。
做的人太多了,
知乎上有人说过:
如抖音培训基本上90%以上都是忽悠的。
叫我说,踏踏实实做好内容,
要么标新立异一点,做到吸引人,
还是内容,内容,内容!
但是很遗憾,我们几乎是没法避免被割韭菜的,
小时候被家长“割”,
上学时被老师“割”,
工作后被老板“割”。
黄礼健有时候也挺尴尬,
做虚拟资源项目,技术玩法项目社群,
亦是需要收费门槛的。哈哈...
但是一直奉承一个观点:
如果你的产品有价值,那就挺直腰杆去卖,没必要遮遮挡挡的。
人云亦云,有人说我“割韭菜”,也不想过多辩解,
不如安心做事,做好自己,让相信我的人受益。
写在最后:
1.不要听他人说了什么,要看他做了什么。
如果有人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,我感觉是可信的。
江湖狗皮郎中,大概会换身皮囊继续招摇撞骗。
2. 互联网项目为知识付费很正常,但超过千元的学费,请再三思量再下决定。
不要因阶梯式定价、名额限制等,冲动付费,
毕竟你的钱,不是大风刮来的。
3.不要因噎废食,能决定你自身价值的在于自己。
多读书,多实操,多思考。
4.不贪心、不贪快。
就不会被真正割韭菜,少交智商税。
纯手敲,耗时三个小时零十二分钟,
毕竟非专业作家。
如果阅读完有启发,
让更多人少走弯路,少交智商税,
-THE END-